首页 > TapTap官方下载最新版本 > 点点官方登录入口

茂名高州:党建引领 再启新程

时间:2025-10-24 13:06:53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

  近日,《2025年市直机关党组织与“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结对共建工作方案》正式印发,为高州市新一年度推动机关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供精准“行动指南”。

  此次方案的发布,是建立在去年卓有成效的实践基础上的一次全面升级,标志着高州以更坚实的步伐,凝聚起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建设的更强合力。据悉,去年以来,高州发动108个市直单位党组织与54个重点村结对共建。

  回首2024

  310个利民项目落地

  2024年,是高州市直机关党组织与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开局奠基之年。108个市直机关党组织与54个典型村成功“牵手”,通过“五个一”等系列活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组织力量在基层凝聚。

  县一级领导带头下沉,单位“一把手”一线示范,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党员“1+1+N”包户等机制,实现精准对接,将组织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乡村面貌在行动中蝶变。常态化开展的集中劳动日,累计动员超10万人次,组团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容村貌实现了从“一处美”到“一片美”的提升。500多个“美丽庭院”的建成与片片“结对林”的植下,为乡村增添了亮丽底色。

5.jpg

白墙黛瓦,岭南风貌。

2.jpg

结对共建让村庄“颜值”跃升。

  治理效能在创新中提升。从彭村村的“三治融合”到谢宵村的同心公园,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不断涌现。450件民生实事、310个利民项目的落地,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

  产业发展在赋能中突破。“党支部+合作社+强村公司+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广泛建立,52个合作社、44家强村公司为集体经济注入活力。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帮扶,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回望2024年,结对共建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成功地将机关资源引向乡村,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现供需的精准匹配和项目的闭环管理,如同为结对共建装上了精准的“导航系统”。

  2025年的方案,体系更完善、抓手更具体、机制更灵活,彰显了高州推动此项工作走向深入、务求实效的坚定决心。

  升级发力

  “六共建”“三清单”推出

  承接去年的丰硕成果,新发布的2025年工作方案是一次立足新起点的全面深化与系统升级。方案以“机关党建+典型村建设”为核心抓手,推出了以“六共建”行动和“三清单”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精准举措。

  “六共建”行动,将构建全面协同新格局。

  治理共促:完善“积分制”,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结合“平安大走访”化解基层矛盾。

  队伍共建:共筑“四强”党支部,共育乡村人才,选派干部驻村,组建“专家服务团”。

  理论共学:通过“书记讲党课”“田间课堂”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乡村落地生根。

  实事共办:挂点单位每月至少办1件民生实事,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应急一线。

  项目共谋:指导组建“强村公司”,推广“三变改革”,引入资源促产业升级,每季度至少领办1个项目。

  文明共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创新活动形式取代陈规陋习,设立“积分制超市”激发内生动力。

  “三清单”机制,确保供需对接精准化。

  为确保共建资源精准滴灌,方案创新性提出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由村提需求、机关供资源、双方定项目,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和项目的闭环管理,如同为结对共建装上了精准的导航系统。

  2025年的方案,体系更完善、抓手更具体、机制更灵活,彰显了高州推动此项工作走向深入、务求实效的坚定决心。

  蓝图绘就

  “施工图”变为“实景画”

  2025年的结对共建工作,是巩固成果的“深化篇”,更是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棋”。这是对过去一年成功实践的延续,更是一次立足新起点的机制创新和效能升级。

  方案通过“六共建”的系统化布局和“三清单”的精准化对接,构建了一个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责任到位的闭环工作体系。这标志着高州的结对共建工作正从初期的资源导入、项目推动,向着更深层次的机制融合、能力共建和可持续发展稳步迈进。

  “三清单”机制直指以往帮扶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供需错配”问题,通过制度化的需求征集、资源梳理和项目匹配,确保了机关的资源优势精准地用在乡村发展的“刀刃”上。这种以实效为导向的工作思路,为结对共建工作的长期生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新方案的成功落地,关键在于各方能否将这份精心设计的“施工图”不折不扣地转化为“实景画”。这要求各市直单位主动“沉下去”,带着资源和责任,更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也要求各镇村积极“接上来”,敢于提出真需求,善于利用新资源,精心实施好每一个共建项目。

  展望前路,随着这份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方案全面实施,高州结对共建工作将释放出更大的乘数效应。不仅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上实现新提升,更在乡村治理能力、内生发展动力上实现新突破,为“百千万工程”在高州的深入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党建动能。

一线实践

  结对共建

  为荔农解决难题

  “以前种荔枝靠天吃饭,现在有市里的干部带着专家、技术和订单来,荔枝不仅卖得远,价钱还翻了倍!”今年是荔枝大年,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种植大户何叔回想今年夏天的丰收喜悦,笑得合不拢嘴。何叔家种有数十棵树龄数十年到上百年的老荔枝树,去年以来一半通过定制模式销售,果未熟钱先收,价格直接翻了一番。

  这是高州市开展市直单位党组织与重点村结对共建取得实效的生动写照。去年以来,高州发动108个市直单位党组织与54个重点村结对,聚焦荔枝产业“种好、卖好、管好”三大环节,帮助果农解决难题60个,让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科技下乡

  专家团队把课堂搬到果园

  “这棵树挂果太多,要及时疏果,每穗留15粒至20粒最合适。”今年4月初,在石鼓镇合丫埒村荔枝园,高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邹建运拿着剪下的枝条,向果农讲解夏季管理要点。面对果农舍不得疏果的顾虑,他耐心解释:“贪多求全可能导致失收,疏花疏果就是保花保果。”

  在结对共建中,高州组建8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选派65名农业科技人员“一对一”帮扶典型村。这些“土专家”走村串户,把技术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从疏花疏果到水肥管理,手把手指导果农科学种植。同时,他们还带来市场信息,帮助果农把握产业动态。

  服务下沉

  购销站开到村民家门口

  “现在摘荔枝不用日晒雨淋,在家门口就能卖个好价钱!”今年荔枝季,大井镇清垌村果农对新启用的农副产品购销站赞不绝口。这个由高州市工商联党支部捐资50多万元建设的站点,集预冷、分拣、打包于一体,让果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购销站不仅解决了荔枝保鲜难题,更成为党员服务群众的“连心站”。荔红时节,党员服务队下沉服务,果商、果农有问题随时随地解决。高州市工商联还动员商会力量,连续4年开展荔枝定制活动,今年高州共定制3.1万多棵荔枝树,约161万斤。

  电商赋能

  直播带货让荔枝卖得更远

  “全球每十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高州!”这是分界镇学福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厦在今年荔枝直播中最引以为傲的话术。高州选派115名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培养电商人才,举办电商培训活动,培训党员干部和电商人才200多人,推动32人实现就业转化。

  在这场为荔农办实事的行动中,各市直部门协同发力。总工会开展荔枝抽奖促销,供销社打造全链条助农服务体系,团市委组织荔枝品牌嘉年华……通过整合资源,高州构建起“生产—销售—品牌”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果农专心种荔枝,不愁卖、不愁价。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高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高州已指导44个典型村成立强村公司,推动荔枝产业公司化运营。市直机关108个单位的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田间地头,用实干诠释党建引领促发展的深刻内涵,让千年荔枝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