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区黄石街:探索“两社三中心”基层治理新路径
走进黄石花园邻里服务中心,年近八旬的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秋婵每周准时开设剪纸公益课,手把手教居民剪出漂亮窗花;在江夏社区,4800平方米的旧企业建筑“华丽转身”,成为集亲子互动、文体活动于一体的全民发展活动中心……这些鲜活场景,正是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深入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黄石街紧扣省、市、区关于“两社三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以江夏社区、黄石花园社区为试点,联动马务、陈田等周边社区协同发力,在实践中蹚出了一条“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服务精准”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相关经验成功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经验。
党建引领,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基层治理,党建是魂。黄石街针对转制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不同禀赋,量身定制治理方案,推动各项民生实事从“纸上清单”转为“家门口便利”,让治理既有“力度”,更有“精度”。
针对转制社区的治理痛点,黄石街聚焦“治”的核心,充分调动集体经济组织力量,从根源着手解决治理难题。江夏社区靠实党组织堡垒,筑牢城中村治理根基;陈田社区借城中村改造东风,加速城市化更新步伐;马务社区首创垃圾分类“栋长制”,让城中村环卫难题迎刃而解;石岗社区以“绣花”功夫雕琢市容,让社区颜值持续提升。

黄石街社区食堂
围绕城市社区的发展特质,黄石街侧重“品”的打造,打破传统社区的机械局限,构建与人共生的人文社区。黄石花园借老旧小区改造创新管养模式,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荷塘、高尔夫社区探索“智慧助老”,为银龄生活保驾护航;广外大社区深化“军校地共建”,推动资源互补共享。通过具象化社区发展目标,共同勾勒出黄石街治理的“全景图”。

陈田福庆花园盘活架空层空间
“合伙人”共治,激活社区资源“一池春水”
过去,“想干事缺资源、有需求没渠道”是社区运营的痛点。黄石街瞄准这一堵点,以“大公益+小生意”为原则,将“社区合伙人”机制深度融入“两社三中心”建设,通过主动“搭台”、积极“引援”,让多元主体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实现了“1+1>2”的治理效能。
江夏社区作为试点“先行者”,率先引入辖内企业免费提供4800平方米场地,建成全民发展活动中心,并由社区支部书记担任“阵地运营官”,组建8人专职团队负责日常运营。今年以来,截至目前,社区已招募5家“团体型合伙人”、9名“独立型合伙人”及14名短期运营帮手,联合开展公益微课堂近300场、公益活动约600次,服务居民超2万人次。

江夏社区开展“公益微课堂”活动
不久前,黄石街在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过程中实现重要突破——江夏社区与教育公司签订“运营合伙人”协议,标志着“党建引领、政企协同、居民共享”的多元共治模式迈出关键一步。
社区携手“合伙人”将活动中心打造为集“教育+文化+便民”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里,“运营合伙人”的专业优势凸显:从打造规范化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区,解决周边双职工家庭“带娃难”痛点;到依托自身教育资源整合能力,差异化开展公益微课堂,使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课程;还巧妙利用空间布局,设置图书借阅区与茶饮零售区。
这种“学习+休闲+社交”的复合型空间,是“合伙人”对社区运营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其专业运营能力的生动体现。运营机制上,采用“公益+商业”的运营模式,让部分收益反哺社区设施改善与困难群体帮扶,既让居民享受优质服务,也让“合伙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破解了公共空间“重建设、轻运营”的难题。
黄石花园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曾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居民老龄化程度加深等多重困境。黄石花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构建起“政府财政支持一点、社会资金募集一点、居民群众参与一点”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细分“文化合伙人”“慈善合伙人”“空间合伙人”角色,让“百千万工程”的惠民红利精准直达居民生活。
“空间合伙人”通过EPCO模式盘活9个架空层,打造非遗工坊、共享茶饮空间;“慈善合伙人”共建“邻邻帮惠老小屋”,打通老年人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化合伙人”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者开展剪纸、粤语童谣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多方携手,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邻里互助,拧紧社会力量“一股绳”
社区治理,居民是主角。黄石街创新构建“1+N”社区管理服务机制,以党建为“1”个核心,汇聚“N”方社会力量,让邻里互助成为社区治理的“主旋律”,让居民从“被动接受服务”变为“主动参与治理”。
每天傍晚,黄石“新”骑兵志愿服务群里总会热闹起来。外卖小哥钟林东忙完配送后,总会在群里反馈:“3栋2单元楼道灯坏了,老人小孩上下楼不安全”“小区北门井盖松动,大家注意脚下”。类似种种带着温度的反馈,是黄石“新”骑兵志愿服务队的日常。他们不是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却用“走街串巷”的优势,成了社区治理最敏锐的“移动探头”。正是这份藏在细节里的邻里互助,让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安全感与烟火气。
每到暑假,江夏社区活动中心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黄石街组织党员突击队、志愿者与广东金融学院学生携手开展“青春护航暑期 知识点亮童年”公益托辅服务。学生们耐心辅导孩子们完成作业,志愿者则带着孩子们做手工、学党史。在这里,公益托辅服务早已超出“看护”本身,成了邻里互助的纽带。
未来,黄石街将继续深化“两社三中心”建设,汇聚党群合力、创新服务载体,进一步激活“社气”、提升“社品”,聚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育”的民生愿景,让民生实事落地更有温度、基层治理更具质感。

